
新稻47号品种介绍
一、特征特性:
该品种全生育期145-147天,株高90-95㎝,穗长16-18㎝,偏密码半弯曲穗型,亩收获穗数26-28万穗时,平均穗粒数120-130粒,最大穗粒数可达260粒,结实率85-90%;粒型为长粒,千粒重25-27克,有香味,灌浆快。该品种苗期生长快,分蘖偏少,叶片颜色淡黄,抗性中等偏上,大米外观品质不低于新稻11号(341),口感品质优于新稻11号。一般产量700-800kg/亩。
二、适宜种植区域:
适宜新疆中熟稻区种植。
三、栽培技术要点:
1、育苗栽培技术
(1)该品种生育期短,适宜推迟播种,避开高温灌浆。以温宿托乎拉稻区为列,适宜育苗播种期应在4月15-20日。
(2)培育壮苗,降低播种量,棚育秧以250-300克每平方米,盘育秧30㎝育秧盘以130-150克为宜,25cm育秧盘播种量100-120g/盘。秧龄控制在28-32天。
(3)早施分蘖肥,晚施保穗肥,适时烤田,当烤田结束后,叶色不落黄不施肥,一般情况下,最后一次保蘖肥施用时间不晚于7月1日,施穗肥时间不早于7月15日,且施肥量要少,4-6公斤尿素左右为宜。
(4)在高肥水栽培条件下,抽穗后进入灌浆期,如遇高温高湿,应进行稻瘟病预防1-2次。
(5)适时早收,提高整米率。
2、直播栽培技术
(1)高温稻区根据温度条件应在5月5-10日播种,避开高温灌浆,提高灌浆充实度,增加稻谷产量。
(2)干播湿出4月20-25日播种较适宜。
(3)由于分蘖偏少,播种量一般较新稻11号增加1公斤左右。
因该品种生育期短,施肥量应比晚熟品种少5公斤左右(尿素),施肥时间应掌握,早停保蘖肥、早晒田、晚施保穗肥(不落黄不施肥),保蘖肥和保穗肥间隔时间一般在15天以上,穗肥每亩用量不超过5公斤,总之拔节至抽穗灌浆期保持叶片淡黄色为最佳。